特种设备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是现代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工业4.0的推进,特种设备与公共安全、国家质量基础设施、高端装备等领域加速融合,是“国之重器”的重要一环,对社会影响大,需要特别的制度保障。通过产业促进实现特种设备领域高质量发展,对于公共安全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期开展的全国人大常委会特种设备安全法执法检查,即是推动特种设备领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内涵和意义
特种设备的高质量发展,是创新驱动、质量引领、绿色导向、安全促进的发展。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特种设备领域创新需要政府部门的长期支持和完善的科创平台支撑,以实现产学研用一体化和高效的成果转化。质量是发展的推动方向,要求特种设备质量管理先进,标准体系和质量基础设施完善,产品附加值高、品牌过硬,集聚效益显著。绿色是发展的内在要求,应以技术引领实现节能减排降耗,通过行业协同形成绿色合力。安全是发展的基本前提,特种设备发展要服务国家安全战略,通过技术创新提升本质安全,依法治理筑牢法治基础。
【资料图】
特种设备高质量发展是保障社会安全的必备前提。特种设备高质量发展,极大地保障了人民生命健康安全、产业链和供应链安全、区域和国家安全。
特种设备高质量发展是促进绿色转型的必然要求。特种设备领域高质量发展将极大地促进生产方式绿色化,促进清洁能源使用,实现节能、降耗、减废和增效。
特种设备高质量发展是加速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特种设备发展能带动上下游产业链附加值提升,促进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等研发突破和产业集群形成,推动产业升级并不断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世界。
特种设备高质量发展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必要支撑。特种设备是人民生活和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相关性和回归分析表明,特种设备保有量的增长和安全程度的提升,常伴随着经济社会高效、公平、安全和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优势和短板
发展迅速规模领先。我国特种设备保有量高且增长迅猛,2022年保有量达1955.25万台,10年来年增长速度基本保持在8%以上;生产制造企业盈利状况良好;生产和市场规模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产业体系已然形成。特种设备领域形成了从设计、制造、检测到安装、改造、修理等全链条的产业链,集群趋势显现,涌现了吴江电梯、河南长垣起重机等优秀示范。
创新步伐不断加快。特种设备领域超声无损检测等多项“卡脖子”技术取得突破。特种设备高端化成为重要发展方向,与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融合成为发展趋势,智能防控、绿色节能、智慧监管的新局面正在出现。
安全绿色协同发展。特种设备安全状况持续好转,2012—2021年间万台特种设备死亡率下降546%。以锅炉为重点的节能监管取得突破,实现监管优化、绿色技术攻关、部门联动。
国产设备走出国门。特种设备出口额逐渐增加,相关标准国际互认和国际交流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多项安全科技攻关研究获得国际认可。
法治机制不断完善。安全监察体系不断完善,2022年底监察人员数量达11.2万余人。特种设备监管逐渐建立了体制基础,创新了工作机制,形成了多元共治工作格局。
与此同时,我国特种设备的发展也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
质量水平总体不高。品牌影响力不强,缺乏高端产品和先进技术。质量水平参差不齐,老旧设备、超期服役设备比例增加,存在质量安全风险、能源消耗与温室气体排放问题。
产业基础相对薄弱。阀门、液压器件等关键零部件仍需依赖进口。产业集群度不高,产业结构不够合理,技术人才储备不足,企业研发能力不足,存在无序竞争、融资困难等问题。
数字化智能化进程缓慢。信息化建设滞后,很多企业仍处于数字化、信息化的起步阶段。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应用不充分。
安全风险压力仍然突出。固有风险不容忽视,应急指挥管理系统有待完善。新兴技术带来的新风险不断积累,检验装备和评价能力严重不足。
供给尚未适应消费升级。人均特种设备拥有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高端索道、高速电梯等高端特种设备仍需进口。首台套保护不足。
市场内生动力较为缺乏。特种设备领域的法规规范标准体系协调性不足。部分行业内低质低价中标现象严重。激励机制的缺乏限制了特检机构的发展。
相关理论研究不充分。缺少特种设备发展、质量、供给结构、对经济社会的贡献度等视角的研究。基础理论研究体系不完善,科研资源较为分散。
人才培养与实际需求脱节。人才培养体系尚未形成,师资力量、职业教育水平有待提升;校企合作融而不合,缺乏第三方的监督与管理。
法律法规亟须健全完善。缺乏法律体系的顶层设计,尚未对产业促进进行立法,行业问题需要新法规引导解决。
究其原因,这与我国特种设备领域顶层设计不够完善、尚未充分统筹发展和安全、教育科技人才体系不够完善、标准化建设水平有待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足等有关,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对策和建议
整体规划,分类推进。在顶层设计上,建议对特种设备领域进行专门管理、整体规划和资源投入;明确特种设备在装备制造业中的序列和地位,多部门联合制定发展规划;建立和完善特种设备产业促进相关的法律制度;加强理论研究,完善统计指标体系,为政策规划提供理论支撑。
统筹特种设备发展和安全。建议将法律名称《特种设备安全法》修改为《特种设备法》,在特种设备定义中体现其重要作用和意义。将产业促进、工作推进、经营管理等纳入法律范畴。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通过优化融资环境和评价分配制度、加大成果转化奖励力度、形成中介和保险机构参与机制等措施激发市场内生动力。充分发挥政府的支持引导作用,制定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规划,通过财政投入、税收减免、金融杠杆等措施引导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鼓励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形成产业集群,完善特种设备领域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强化支撑保障能力。
加强创新提升综合实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创建集装备研发、技术创新、标准化研究、融资服务、人才引进和技术培训等于一体的特种设备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加强科技创新,实现关键部件国产化和科技自立自强。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信息化建设,深挖服务新价值。利用数字化赋能绿色转型,在能源和原材料利用、生产制造、使用和检验环节,实现关键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推动特种设备由中低端迈向中高端,打造“中国创造”“中国质量”和“中国品牌”。
优化人才培养和供给体系。完善特种设备教育体系,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加强学科建设,建设多个拥有专门特色技术的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试验研究基地和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持续推进人才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支持、评价、激励和流动机制。优化科研管理和分配机制,推进成果转化,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加强人才国际交流。
以高标准引领高质量发展。积极推进并落实特种设备标准化系统,构建国际、国家、行业、团体、企业统一协调的分层级标准体系,形成政府与市场新型二元标准体系。推动标准互认和国际化进程,建立特种设备领域的专业国际标准化组织。积极参与国际标准跃升工程,稳步扩大特种设备规则、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推动我国特种设备焊接、无损检测等相关技术规则成为国际标准。
完善特种设备法律和制度体系。在立法主体上,成立特种设备立法委员会,依托高校和科研机构等专家形成智库。在执法主体上,成立专业化、职业化的独立执法机构,明确基层政府部门责任。在约束对象上,由特种设备制造企业延伸至上下游产业链及第三方机构。在法律间适配性方面,加强与其他相关法律之间的衔接协调。在处罚力度上,将处罚由警告惩戒逐渐向民事惩罚性赔偿转移。在法条的更新上,结合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发展,适时更新法律具体条文和特种设备目录。在数据治理上,建立大数据平台,促进试验数据共享和科研合作,建立统一的碳排标准和计算方法。在生产要素方面,制定政策鼓励资金、人才和物资等的投入。在经营管理上,改进招投标制度,健全综合评标体系,完善第三方机构参与机制。在知识产权方面,填补法律在新型创新和探索形式的保护上的空白。在治理格局方面,明确协会、安全技术委员会、检验机构等的作用和责任,特检机构按照公益二类管理。在法的国际化上,不断推广我国特种设备治理模式和法律体系。
推进特种设备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要创新监管方式,大力实施分类监管、智慧监管和信用监管,充分发挥标本兼治、事前防范、主动监管作用。二要落实责任,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建立激励约束并重机制;强化属地管理责任,推动各级地方政府部门建立协调联系机制;压实行业监管责任,厘清各部门职责边界;强化社会组织行业自律,探索强制性责任保险制度。三是加强特种设备风险防控和应急能力建设,完善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针对性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作者为清华大学质量与可靠性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教授)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标签: